數控設備維修經驗
時間:2009年12月22日瀏覽:1502次收藏分享:
一、數控設備的管理
1、數控設備的管理模式
數控設備的使用情況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經濟 效益,而管理方式又直接決定著數控設備的使用,可見數控設備的管理是十分重要 的。在數控設備使用初期,由于數控設備少,類型單一,并且集中在一、兩個單位, 因此,各有關單位自身形成數控設備管理、使用、維修三位一體的封閉形管理模式。 隨著生產發展,越來越多的設備使用了數控技術,使得數控設備難以集中在一個單 位,許多生產車間,都有了數控設備。因此,上述的管理模式就難以適用了。如若 采用上述模式,每個單位均要建立維修機構及人員,必然造成人力、物力和財力的 極大浪費,現實的條件也是不允許的。所以,我們目前采用了數控設備使用及數控 工藝歸車間負責,管理和維修歸機動部門負責的現代化管理模式。
2、數控設備的基礎管理和技術管理
對于企業來說,數控機床的擁有是企業的實力體現,最 大限度地利用數控設備,對企業效益是十分有益的。企業不能只注意設備的利用率 和最佳功能,還必須重視設備的保養與維修,它是企業生產的“先行官”,直接影 響數控設備能否長期正常運轉的關鍵。為保持數設備完好技術狀態,使其充分發揮 效用,在設備基礎管理和技術管理工作上我們著重抓了以下幾個方面:
①健全維修機構
機動部門設數控設備維修室,承擔全廠數控設備的管理 和維修工作。他們是由具有豐富經驗的老技師和具有很強專業化知識、責任心并有 一定實際工作能力的機械、電氣工程師組成。設備使用單位設數控設備維修員,專 門負責本單位數控設備日常維護工作。
②制定和健全規章制度
針對數控機床的特點,逐步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例如 數控設備管理制度、數控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數控設備的操作使用規程、數控設 備的維修制度、數控設備的技術管理辦法、數控設備的維修保養規程、數控設備的 電器、機械維修技術人員的職責范圍、數控設備電氣和機械維修工人的職責范圍等, 這樣使設備管理更加規范化和系統化。
③建立完善的維修檔案
建立數控設備維護檔案及交接班記錄,將數控設備的運 行情況及故障情況詳細記錄,特別是對設備發生故障的時間、部位、原因、解決方 法和解決過程予以詳細的記錄和存檔,以便在今后的操作、維修工作中參考、借 鑒。
④建立基礎管理信息庫
建立數控設備信息庫,詳細描述數控設備基本特征,提 供設備能力的基礎數據,以作為今后數控設備的管理、應用、產品加工、設備調整 和維修的參考依據。
⑤加強數控設備的驗收
為確保新設備的質量,我們加強了設備安裝調試和驗收工作,尤其是設備驗收這一環節,制定了嚴格的把關措施,對照合同、技術協議、 國際和國內有關標準及驗收大綱規定的項目逐項檢查。驗收內容包括:出廠時的預收(在制造廠組裝質量監檢),設備開箱前包裝檢查、開箱后零部件外觀、數量的 檢查,對配套的各種資料、使用手冊、維修手冊、附件說明書、系統軟件及說明書等仔細核對妥善保管,特別對系統軟件要予以備份。這樣,對今后設備附加功能的 開發和機床的保養和維修帶來方便。機床調試完成后,利用RS232接口對機床參數進行數據傳輸做為備用。以防機床文件(參數)丟失。安裝調試后要進行以下項目 檢查:幾何精度、定位精度和重復定位精度、數控功能,安全和噪聲,加工標準件,買方指定產品舞蹈工件,機床切削功率,機床可靠性等。在驗收中,對質量的 索賠,要以事實力依據,對涉及機床重要性能、精度的指標嚴格把關,認真檢查。例如我廠購進一臺德國加工中心,在檢查精度時發現五個坐標定位精度全部超差, 打開機床NC系統程序后,發現該機床出廠時沒有做過定位精度誤差補償,在事實面前,廠家無可否認,后來他們曾先后兩次來人,才將座標精度調整并補償到規定指標。
⑥加強維修隊伍建設
數控設備集機、電、液(氣)、光于一身的高技術產品, 技術含量高,操作和維修難度大。所以,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維修隊伍以適應設 備維修的需要。我們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培訓,一是利用設備安裝調試,讓生產廠家 對操作、維修、編程、管理人員進行現場培訓:二是走出去、請進來,學習、參觀、 實踐;三是采用內部辦學習班的方法進行培訓,以便盡快掌握設備操作技術和維修 保養技術。
⑦建立數控設備協作網
由于數控設備千差萬別,它們的硬件、軟件配套不盡相 同,這樣給維修工作帶來了很多困難。為此,我們與使用同類型數控設備的單位建 立了友好聯系,經常就管理和維修方面的經驗進行交流,互通信息,這樣對數控機 床的使用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