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董事會主席 馬化騰
QQ誕生
砸在手里的產品
“從沒想過一定要開公司當老板,我們幾個同學只是想有個機會去發揮所長,最好有點兒小回報,僅此而已。”
“不能否認,很多事情都離不開運氣。”在回憶創業歷程時,馬化騰并沒有首先說起技術或者創意,而是開玩笑似的談起了自己的幸運。“從沒想過一定要開公司當老板,我們幾個同學只是想有個機會去發揮所長,最好有一點小回報,僅此而已。”
1998年,馬化騰和幾個同學成立了自己的軟件公司,當時公司很小,主營業務是為其他公司做軟件外包。據馬化騰回憶說,當時跟他很熟的丁磊正在做郵箱系統,之后也賣了很多版本,“我也做過郵件,也給尋呼臺做過互動系統,比如短信查郵件什么的,即時通信是其中一個項目。”
連馬化騰自己都沒有想到,到了2000年的時候,隨便走進一個網吧,聊天工具QQ跳動的企鵝已經成了流行,“我沒想到那么多人在網上爭著和認識不認識的人聊天,好多人為此刻苦學習打字,真瘋狂。”
融資困境
投資人曾拖后腿
“要說煎熬,我創業最煎熬的就是這段時間,我不喜歡這樣的拖延,那時候納斯達克已經快崩盤了。”
產品有人用,離公司上市還有一大段距離,無論如何,2000年的騰訊還是個小公司,而且它的駐地在深圳,“深圳沒有北京的海歸圈子,當時的風險投資也不懂,全靠高交會幫了忙。”馬化騰回憶說,看在國外的前輩ICQ的成功經驗上,盈科數碼和IDG投資了騰訊,“兩家一起進,壯著膽子。”
但馬化騰的融資過程并不順利,隨著互聯網冬天的臨近,IDG投資完之后一直忙著為馬化騰的公司找下家,“找過搜狐、新浪,他們都沒看得上眼。”馬化騰記得,當時任職搜狐的古永鏘和馮玨都到騰訊看過一眼,2001年春天,馬化騰自己又去新浪見了王志東和汪延,但后來都沒了消息。
最后進場的買家是傳媒集團MIH,而最令馬化騰心焦的一段創業經歷也自此開始,“我愿意找更有實力的投資人,IDG也愿意出售股權,但盈科不答應。”當時的盈科,小超人李澤楷的數碼港計劃如日中天,“他甚至還找過王晶這樣的導演來我們公司參觀,探討前景。”
“要說煎熬,我創業最煎熬的就是這段時間,我不喜歡這樣的拖延,可當時盈科不說買也不說賣,把我們晾在一邊,等到最后終于定下來出售已經是2001年6月,那時候納斯達克已經快崩盤了。”
資本市場的幸運與否也許真的很難判斷,到了2008年6月,因為股價增長強勁和穩定,騰訊成為恒生指數的成分股,它頂替的正是盈科。
受惠母親
一本清晰的財務賬
“她很負責任地幫我整理財務報表,后來公司搬家,搬那些桌椅板凳都是家里人幫忙,因為公司要減輕負擔。”
現在看起來,馬化騰的創業途徑很符合年輕人對所謂“知識英雄”的想象,寫代碼出身,幾個同學合伙創業,一起加班吃盒飯,熬夜改產品,憑借創意和勤奮取得成功,慢慢地公司上市,簡陋的辦公室換成宏偉的大樓,創始人進入富豪榜。
但實際的情形要艱苦得多,以至于馬化騰需要給自己最感謝的人列一個長長的名單,“要感謝家里人,最開始我媽不同意,我爸挺支持我的,可最早的董事長卻是我母親。”馬化騰回憶說,一開始,幾個年輕人是拿著母親的退休證去注冊的公司,但這位法人母親幾乎都沒來過公司,“可是她很負責任地幫我整理財務報表,后來公司搬家,搬那些桌<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