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CD80A型叉車液壓系統油溫過高的治理
時間:2010年09月14日瀏覽:1459次收藏分享:
1.油溫過高的原因
(1)該機齒輪泵出口至單穩分流閥的管路內徑過小,有野流動阻力損失過大。
(2)液壓油箱設計容量偏小,又約有1/3的表面積被蓄電池箱掩蓋,通風不暢,同時油箱的進、出油口間距過小,油液經油箱不能充分有效的散熱。
(3)液壓系統中未安裝液壓油冷卻裝置,僅靠輸油管路及油箱表面散熱,散熱效果較差,在高溫環境下工作更差。
(4)轉向液壓缸結構設計不合理,活塞桿支承環及活塞支承環均采用尼龍材料,且接觸面積都偏大。當油溫過高時,支承環受熱膨脹,加之其熱膨脹系數較大,造成配合間隙變小,油膜被破壞,從而出現支承環與缸體及活塞桿卡死的現象,且發出異響,油溫急劇升高。
2.治理措施
(1)將齒輪泵出口至單穩分流閥的管路內經由18mm增值25mm,液壓油流速由10.3m/s降至5.3m/s,大大減少了壓力損失,也降低了振動和噪聲。
(2)在不改變車架整體結構的同時,將蓄電池箱向前移動,增大了空間,將油箱的容量由100L加大到150L;將油箱進、出油口之間的距離由300mm增加到800mm,確保油液在油箱內充分循環散熱。
(3)在轉向器回油油路中增設變矩器油散熱器,安裝在液壓油散熱器后面,由發動機風扇強制冷卻,其水散熱面積為22.5m2,油散熱面積為6m2。
(4)轉向液壓缸改用QT40-10球墨鑄鐵導向套代替原尼龍支承環,同時增加一個斯特封密封件,將活塞支承環高度由34mm改為28mm。
將改進后的轉向液壓缸裝在叉車轉向橋體上,使油液逐漸加熱至120℃以上,轉向液壓缸工作正常、無異響;在無載工況下齒輪泵出口壓力由原來的2.0MPa降至1.5MPa,減少了液壓系統的阻力損失和發熱;按行業標準JB/T3300-1992進行整機熱平衡試驗,運行102min后,在油溫接近90℃時趨于平衡,且發動機水溫及變矩器油溫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