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產業升級和進口替代等帶動需求
時間:2010年08月23日瀏覽:1410次收藏分享:
汽車、航天、鐵路等下游行業繼續推動機床的旺盛需求。汽車全行業消費機床約40%,目前中國整車制造用機床仍以進口為主,未來進口替代的潛力巨大。中國高速發展的航空、船舶產業也將拉動對大型、重型、精密數控機床需求。鐵路領域預計08-10年基建投資超過7000億,機車車輛購置金額2000億元,運輸設備更新改造550億元,其間將帶動大量的機床需求。
進口替代,出口加速是數控機床新增長點。中國國內對數控機床的需求增速高于普通機床的需求。尤其是高端數控機床,仍需要大量進口。國內對數控機床的需求非常旺盛,產量遠不能滿足需求,且以低端為主。數控機床出口也以低端為主,但已經逐漸顯現出中國產數控機床在性價比上的巨大優勢,出口開始提速。
原材料漲價和人民幣升值對行業略有影響。目前各機床企業對產品實施了約3%以上的提價,在成本上漲10%時,對毛利率的影響將在2個百分點之內。人民幣對美元升值而對歐元等主要貨幣貶值,且對美國出口比例僅有 14.98%,而對其他國家和地區出口增長速度加快,人民幣升值對中國機床行業出口的負面影響有限。
一、固定資產投資旺盛,下游需求充分
機床作為工業的基礎,行業發展與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息息相關。機床的下游需求主要可以分為包括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等。
2008年前四個月,固定資產投資未見明顯下降,增速維持在20%以上。設備工器具購置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例保持在20%左右,并長期保持穩定。2008年前四個月設備工器具購置保持增長,同比增長23.4%,占固定資產投資比例20.5%。
機床下游主要子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保持在高位,沒有明顯下滑趨勢。交通運輸設備和電器機械器材2008Q1的增速明顯加快,分別達到48%和45%,高于07年同期的31.4%和38.9%。通用設備和專用設備第一季度增速比07年同期略有放緩,但也保持在高位。2008年前四個月累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繼續加快,除了通用設備之外,其余三個子行業增速均高于07年同期。
雖然2008年國家的固定資產投資政策壓力較大,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依舊保持高位。宏觀調控的作用在于限制了固定資產投資繼續加快增長,可以認為將2008年增速控制在2007年水平將是調控的合理目標。2008年針對節能減排對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密集型產業加強限制,但在重大項目建設,地方投資的帶動下,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增長仍會保持較高水平。
中央若干重大項目在2008年陸續開工建設,包括京滬高鐵、西氣東輸二線工程,以及第三代核電站等是其中的典型項目,都將拉動機床的需求。
二、高端數控機床的進口替代成為新的增長點
2.1中國機床消費和進口世界第一,自給率尚待提高
中國已處于世界機床第一大消費市場,也是最大的進口國,機床生產量世界排名第三。但截至2006年底,中國國產機床產值自給率僅44.8%,數控機床產值自給率僅為30%,中國機床市場還存在較大的缺口,尤其是大量高端數控機床需要進口。中國機床產業存在非常大的進口替代潛力。
2.2機床進口量大,數控機床逆差大
從近幾年年的進出口數據來看,中國機床進出口形勢有以下特點:
進口機床金額較大,以數控機床為主。2006年進口機床總計292.4億美元。
同年國內機床制造業完成銷售收入總計1586.13億元人民幣。進口機床規模與國產規模類似,國產自供率相當低。進口機床中74%為數控機床。合計106.33億美元。進口數控機床的增長速度要高于全部機床的增長速度。
出口機床金額較小,以普通機床為主。2006年中國出口機床38.18億美元。占國內銷售額的19%。出口中數控機床占28%。出口各種數控機床均價遠低于進口產品,價格僅相當于進口產品的不足1/4。
出口數量較小,但增長速度高于進口。中國機床出口盡管比例不高,總金額也較小,但增長速度遠高于進口產品增速。2006年總計出口機床增長接近 30%,遠高于進口量的11.75%的增速。出口產品中,數控機床增速高于全部出口產品增速。數控金屬加工機床出口同比增長63.14%,數控金屬切削機床出口同比增長61.58%。數控成形機床出口同比增長69.55%。
2.3數控機床內需旺盛,出口開始啟動
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中國國內機床需求和供給的特征:
需求:對數控機床的需求增速高于普通機床的需求。尤其是高端數控機床,仍需要大量進口。國內對數控機床的需求非常旺盛。
供給:數控機床的產量遠不能滿足國內需求,以低端為主。數控機床出口也以低端為主,但已經逐漸顯現出中國產數控機床在性價比上的巨大優勢,出口開始提速。
2008年第一季度的數據同樣驗證了以上特征。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第一季度我國金屬加工機床出口4.6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38.15%;進口16.2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20%。其中,數控臥式車床出口數量2,213臺,同比增長87.86%,出口金額0.43億美元,同比增長64.67%;進口方面,立式加工中心進口2,725臺,比上年同期增長14.88%,進口金額2.01億美元,增長11.76%;臥式加工中心進口501臺,比上年同期增長26.84%,進口金額1.90億美元,增長32.82%;數控臥式車床進口1,075臺,比上年同期減少3.85%,進口金額0.97億美元,增長23.76%。
然而進口機床的增幅在回落,甚至出現略微負增長,這表明了國產機床的自給率在不斷提高,進口替代效應在逐漸顯現。
三、主要內需機會
3.1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對機床需求的潛力大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是金切機床行業的最大、最主要的用戶。發達國家汽車及其相關產業所需求的機床消費額占機床銷售總額的40%-60%。中國整車生產所需機床進口約占80%,絕大部分用于成套引進由數控機床組成的生產線。
在汽車零部件加工方面,我國生產的數控車床、立式加工中心基本上可以滿足汽車零部件加工的需要,僅少數品種需要進口。
3.2航空、船舶產業拉動大型、重型、精密數控機床需求
航空工業中,飛機零件加工需要很多各種類型、規格的高速立式加工中心和五軸高速立式加工中心,其工模具制造還需要精密臥式加工中心和數控坐標磨床。目前在技術改造中,精加工都采用國外設備,粗加工和半精加工采用國內制造設備。隨著中國大飛機公司的掛牌,中國航空工業的能力建設項目將全面開始實施,軍用飛機、支線科技等工業將迎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
船舶工業中船用柴油機、螺旋推進器、船用機械和儀表等制造需要各種各樣的數控機床。船用柴油機制造需要重型和超重型龍門銑鏜床,螺旋推進器制造需要大型五軸車銑中心、六軸五聯動數控鏜銑中心,船用機械和儀表需要各種數控機床,如五軸立臥轉換加工中心等。造船工業也是我國重點發展的產業。到 2010年,我國造船產量將占世界的25%以上。
3.3鐵路建設未來投資巨大
國家2010年前將投入12500億元對鐵路系統進行改造。其中約30%用于對機車工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2020年前我國將修建約有3000公里采用 300-350公里時速的高速鐵路,需要增加700列高速列車。而2007年底鐵路營業里程僅7.8萬公里,離2010年9萬公里的目標還有很大距離。預計08-10年鐵路領域基建投資超過7000億,08-10年機車車輛購置金額2000億元,運輸設備更新改造550億元。其間將帶動大量的機床需求。
四、行業影響因素有限
4.1原材料成本上升
機床原材料基本結構包括30%的生鐵、廢鋼和30%的外購件。外購件主要以鑄件為主。
4.2人民幣對美元升值
美國、日本和德國是我國機床出口的最主要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對日元和歐元卻在貶值。中國機床出口市場中,美國僅占14.98%,而對其他國家和地區出口增長速度正在加快,人民幣升值對中國機床行業出口的負面影響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