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泵軸的作用
泵軸的作用主要是傳遞動力,支撐葉輪保持在工作位量正常運轉。它一端通過聯軸器與電動機軸相連,另一端支承著葉輪作旋轉運動,軸上裝有軸承、軸向密封等零部件。
二、材料選擇
泵軸一般用45鋼制造,并且進行調質處理。在輸送鹽溶液等弱腐蝕性介質的泵中,泵軸材料用40Cr,且調質處理。在耐腐蝕泵中,即用于輸送酸、堿等強腐蝕性介質的泵上,泵軸材質一般為lCr18N19 lCr18Ni9Ti等不銹鋼。
三、傳統加工工藝
泵軸屬于細長軸類零件,軸類零件加工中細長軸加工較困難,采用合理的加工路線輔以適當的工裝(如中心架),可以達到設計要求。軸加工主要以中心孔作定位基準,兩端外圓不能在一次裝夾中同時完成,精加工為保證徑向跳動要求通常采用兩頭頂上雞心夾的裝夾方法,高精度的配合面常用磨床完成。工藝路線為:(1)、粗車,分別鉆兩端中心孔,夾一頭頂一頭將外圓粗車成、留余量,轉入熱處理工序(如調質);(2)半精車,對熱處理后的軸一定要修復中心孔,夾一頭頂一頭進行半精車,留精車余量0.5-1mm,并完成軸上的螺紋、退刀槽等加工,注意車退刀槽切忌尖角造成應力集中,影響軸的強度;(3)、精加工,對于要求不高的零件采用兩頭頂上雞心夾,將配合部位外圓精車成;若配合面要求精度高、批量生產的軸,留磨加工余量0.3-0.6mm;(4)、銑鍵槽,注意保證對稱度;(5)、磨外圓,采用兩頭頂上雞心夾將配合面磨成。
據市場信息反映,多數質量問題都與制造不良有關,可見工藝的重要性不容勿視。水泵零件的制造工藝變化多,但通過研究分析仍有規可循。工藝制訂原則主要是:抓住關鍵——準確選擇基準;把握重點——采用合理工裝保證;決定方法——正確的工藝路線。依靠工藝人員的周密編制,結合操作者的現場經驗集思廣益,使水泵零件的制造達到設計要求,實現優質高產是完全可能的。
四、泵軸加工的新工藝---勢必銳
解決泵軸加工的新工藝,真正實現一車代磨,在車床上一次性保證軸承位和密封位表面的粗糙度要求,勢必銳是利用束能、分子能和沖擊能的一種符合能量作用于金屬零件的表面,使金屬表面的晶粒細化---達到納米級晶粒,通過各種傳遞方式將能量打入金屬組織內部改變金屬塑性,從而實現金屬改性加工,達到鏡面效果,山東聚億能的勢必銳鏡面加工在機械加工中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解決了機械行業加工中諸多機械問題;可加工HRC65度以下零件,金屬表面光潔度提高3個等級以上,一次裝夾光潔度最高可達Ra0.02μm超鏡面效果;自動化程度高、效率大幅度提升,一次裝夾即可加工出鏡面級工件,實現冷、熱兩個領域才能達到的效果,,零件表面粗糙度達到Ra值可達0.05μm以下,表面顯微硬度提高20%以上,并大大提高零件的耐磨性和耐腐蝕性、疲勞強度和疲勞壽命。一次裝夾,可在車床上實現車磨一體、以車代磨,減少設備投資。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