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設備維修方式是定期(時)維修、事后維修以及中途搶修等,而在其中最重要的是定期(時)維修,定期(時)維修是按規定的產品維修間隔期(壽命單位)實施維修,定時維修是預防性維修的一種方式,鎖著設備復雜度的提高,定期維修越來越暴露出其局限性。
(1)不必要的維修可能增加故障率,影響設備的性能或質量
一個設備(或一個系統)本來是穩定的,一旦對其進行拆修,僵尸對穩定狀態進行擾動,拆修本身很可能造成早期故障,特別是大型復雜設備。
(2)定期大修可能浪費大量人力和物力
大型復雜設備與系統,每次拆修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而恰當地進行CBM,則可以顯著提高維修的效益。
(3)產生過剩維修的缺陷
設備不分主次,一律執行定期計劃維修,不必要地更換、拆卸過程中損壞、原來磨合很好的設備又重新裝配,這必然產生過剩維修的缺陷。
(4)定期大修將會降低設備壽命
定期大修將會降低設備壽命,特別是頻繁的定期大修,將會降低設備壽命,這是因為每次拆修時,使材料強度降低,而拆修后再次起動,又增加了材料的疲勞損壞。
(5)缺乏針對性
不論產品狀態如何,都得按定期計劃重新校裝,雖然起到預防作用,但不能對癥下藥,具有盲目維修的成分,造成了物料的浪費。
編輯:盼花開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