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是隨著生產的發展而產生的發展的,而電機的發展反過來又促進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
電機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從發現電磁感應現象開始,知道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當各種電機和變壓器的基本形式已具備時為止,稱為電機發展時期,可分為四個階段,即:
①電磁感應定律的發現,在1831年法拉第提出了電磁感應定律后,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原始形式的發電機。
②直流電機的發展,由于電能在工業上最早的應用是照明和電化學工業,所以,最初發展的是直流發電機。
③單相交流電的應用,在19世紀79年代,人們嘗試用交流電傳輸電能,1876年,交流電已被應用于照明裝置,相繼出現了原始形式的同步發電機和變壓器。
④三相交流電的應用,由于單相交流電動機無法自行起動,1885年制成了二相交流異步電動機的模型,知道1889-1897年間,才制成了三相電動機和三相變壓器,建成了第一個三相交流輸電系統,從此,交流三相制發電廠迅速發展,告訴運轉的汽輪發電機代替了以蒸汽機為原動機的發電機。
第二個時期是從20世紀初直到現在,稱為近代發展時期,20世紀是由電氣化時代進入原子能、計算機及自動化的時代,對電機的運行性能、單位容量的重量、體積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且隨著自動控制系統和計算裝置的發展,在旋轉電機的理論基礎上,發展了多種高精度、快響應的控制電機,于此同時,由于電力電子學等學科的滲透,使電機學科得到了新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前,我國的電機工業極端落后,全國只有少數幾家規模小、設備差、生產能力低的電機制造廠,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電機工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過50年的努力,不僅建成了獨立自主和完整的體系,而且有一些產品已經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咋電動機調速系統方面,隨著大功率電力電子元件及微電子器的出現和變頻技術的發展,是交流異步機的調速在平滑度、范圍和效率方面都得到了很大進步,由于生產商的需要,近幾年來,對電機的新原理、新結構、新工藝、新材料、新的運行方式和調試方法,進行了許多的探索、研究和試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電機歷史悠久,有系統的理論和豐富的工程實踐,隨著生產技術和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電機在不斷的深化和更新。
本文出自神川電機:國內電機工業發展概況詳述。
編輯:盼花開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