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燒結廠控制用計算機的設置情況
國外鋼鐵工業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發展基本經歷了三個階段:在1965 年前為第一階段,各控制回路采用模擬調節器進行控制,計算機是用來給出調節器的設定值。 1970年前后為第二階段,使用一臺直接數字控制計算機及程序控制器控制,這樣要求較高的可靠性,所以要有備用系統。1975 年以后為第三階段,由微型計算機控制幾個回路,代替一個多回路的直接數字控制計算機,這樣使控制功能分散,可靠性較高。國外一些燒結廠控制用計算機的設置情況見表 。
其最上位設置管理用計算機,稱之為管理級,中間是過程控制用計算機為監控級,粗碎機最下一級為儀表控制用直接數字控制及控制電氣設備的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稱直控級。這樣燒結生產中的各種信息如生產計劃、旬報、日報、班報,計劃產量與實際完成的情況等均可最終集中到管理計算機的數據庫中,并且還可把生產計劃與實際完成以對比表格等形式向燒結生產辦公室及控制室輸出,象這些實際生產操作數據不僅對生產管理,另外在進行操作分析、技術開發等方面均有用處。
由于采用直接數字控制及電氣設備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反擊破生產廠家導致全面的crt操作,各級采用CRT 對話,優點有信息傳輸迅速,有助于操作判斷。信息的高密度化,可節省空間。河南鄂式破碎機集中操作及遙控操作,提高自動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