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程序編制過程:把圖紙上的工程語言變為數控裝置的語言,并把它記錄在控制介質上。 2.程序編制的主要內容 (1)分析圖樣、確定工藝過程:進行零件工藝分析,確定加工路線、切削用量等工藝參數。 (2)數值計算:對形狀簡單的零件(如直線和圓弧組成的零件)的輪廓加工,計算幾何元素的起點、終點、圓弧的圓心、兩元素的交點或切點的坐標值等;對形狀復雜的零件(如非圓曲線、曲面組成的零件),用直線段或圓弧段逼近,由精度要求計算出節點坐標值,這種情況可用計算機完成數值計算。 (3)編寫零件加工程序單:編程人員根據數控系統規定的功能指令代碼及程序段格式,逐段編寫加工程序單。 (4)程序校驗與首件試切:在有CRT圖形顯示屏的數控機床上,用模擬刀具與工件切削過程的方法進行檢驗,此方法只能檢驗出運動軌跡是否正確,不能查出被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因此,要進行零件首件試切。 3.數控代碼 對于傳統的數控機床,數控編程中常用的控制介質是穿孔帶。(如圖1所示) 圖1 穿孔帶 (1)制作穿孔帶使用的代碼有兩種: 國際標準化組織碼 : 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代碼 美國電子工業協會標準碼:EIA(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代碼 (2)兩種代碼的特點:兩者表示的符號相同,但編碼孔的數目和排列位置不同(如圖2,圖3所示)。
熱門文章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