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工作要求
本標準對中級、高級、技師和高級技師的技能要求依次遞進,高級別涵蓋低級別的要求。
3.1 中級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一、加工準備 |
(一)讀圖與繪圖 |
1. 能讀懂中等復雜程度(如:凸輪、殼體、板狀、支架)的零件圖 2. 能繪制有溝槽、臺階、斜面、曲面的簡單零件圖 3. 能讀懂分度頭尾架、彈簧夾頭套筒、可轉位銑刀結構等簡單機構裝配圖 |
1. 復雜零件的表達方法 2. 簡單零件圖的畫法 3. 零件三視圖、局部視圖和剖視圖的畫法 |
(二)制定加工工藝 |
1. 能讀懂復雜零件的銑削加工工藝文件 2. 能編制由直線、圓弧等構成的二維輪廓零件的銑削加工工藝文件 |
1. 數控加工工藝知識 2. 數控加工工藝文件的制定方法 |
|
(三)零件定位與裝夾 |
1. 能使用銑削加工常用夾具(如壓板、虎鉗、平口鉗等)裝夾零件 2. 能夠選擇定位基準,并找正零件 |
1. 常用夾具的使用方法 2. 定位與夾緊的原理和方法 3. 零件找正的方法 |
|
(四)刀具準備 |
1. 能夠根據數控加工工藝文件選擇、安裝和調整數控銑床常用刀具 2. 能根據數控銑床特性、零件材料、加工精度、工作效率等選擇刀具和刀具幾何參數,并確定數控加工需要的切削參數和切削用量 3. 能夠利用數控銑床的功能,借助通用量具或對刀儀測量刀具的半徑及長度 4. 能選擇、安裝和使用刀柄 5. 能夠刃磨常用刀具 |
1. 金屬切削與刀具磨損知識 2. 數控銑床常用刀具的種類、結構、材料和特點 3. 數控銑床、零件材料、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對刀具的要求 4. 刀具長度補償、半徑補償等刀具參數的設置知識 5. 刀柄的分類和使用方法 6. 刀具刃磨的方法 |
|
二、數控編程 |
(一)手工編程 |
1. 能編制由直線、圓弧組成的二維輪廓數控加工程序 2. 能夠運用固定循環、子程序進行零件的加工程序編制 |
1. 數控編程知識 2. 直線插補和圓弧插補的原理 3. 節點的計算方法 |
(二)計算機輔助編程 |
1. 能夠使用CAD/CAM軟件繪制簡單零件圖 2. 能夠利用CAD/CAM軟件完成簡單平面輪廓的銑削程序 |
1. CAD/CAM軟件的使用方法 2. 平面輪廓的繪圖與加工代碼生成方法 |
|
三、數控銑床操作 |
(一)操作面板 |
1. 能夠按照操作規程啟動及停止機床 2. 能使用操作面板上的常用功能鍵(如回零、手動、MDI、修調等) |
1. 數控銑床操作說明書 2. 數控銑床操作面板的使用方法 |
(二)程序輸入與編輯 |
1. 能夠通過各種途徑(如DNC、網絡)輸入加工程序 2. 能夠通過操作面板輸入和編輯加工程序 |
1. 數控加工程序的輸入方法 2. 數控加工程序的編輯方法 |
|
(三)對刀 |
1. 能進行對刀并確定相關坐標系 2. 能設置刀具參數 |
1. 對刀的方法 2. 坐標系的知識 3. 建立刀具參數表或文件的方法 |
|
(四)程序調試與運行 |
能夠進行程序檢驗、單步執行、空運行并完成零件試切 |
程序調試的方法 |
|
(五)參數設置 |
能夠通過操作面板輸入有關參數 |
數控系統中相關參數的輸入方法 |
|
四、零件加工 |
(一)平面加工 |
能夠運用數控加工程序進行平面、垂直面、斜面、階梯面等的銑削加工,并達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級達IT7級 (2)形位公差等級達IT8級 (3)表面粗糙度達Ra3.2μm |
1. 平面銑削的基本知識 2. 刀具端刃的切削特點 |
(二)輪廓加工 |
能夠運用數控加工程序進行由直線、圓弧組成的平面輪廓銑削加工,并達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級達IT8 (2)形位公差等級達IT8級 (3)表面粗糙度達Ra3.2μm |
1. 平面輪廓銑削的基本知識 2. 刀具側刃的切削特點 |
|
(三)曲面加工 |
能夠運用數控加工程序進行圓錐面、圓柱面等簡單曲面的銑削加工,并達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級達IT8 (2)形位公差等級達IT8級 (3)表面粗糙度達Ra3.2μm |
1.曲面銑削的基本知識 2.球頭刀具的切削特點 |
|
(四)孔類加工 |
能夠運用數控加工程序進行孔加工,并達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級達IT7 (2)形位公差等級達IT8級 (3)表面粗糙度達Ra3.2μm |
麻花鉆、擴孔鉆、絲錐、鏜刀及鉸刀的加工方法 |
|
(五)槽類加工 |
能夠運用數控加工程序進行槽、鍵槽的加工,并達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級達IT8 (2)形位公差等級達IT8級 (3)表面粗糙度達Ra3.2μm |
槽、鍵槽的加工方法 |
|
(六)精度檢驗 |
能夠使用常用量具進行零件的精度檢驗 |
1. 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 2. 零件精度檢驗及測量方法 |
|
五、維護與故障診斷 |
(一)機床日常維護 |
能夠根據說明書完成數控銑床的定期及不定期維護保養,包括:機械、電、氣、液壓、數控系統檢查和日常保養等 |
1. 數控銑床說明書 2. 數控銑床日常保養方法 3. 數控銑床操作規程 4. 數控系統(進口、國產數控系統)說明書 |
(二)機床故障診斷 |
1. 能讀懂數控系統的報警信息 2. 能發現數控銑床的一般故障 |
1. 數控系統的報警信息 2. 機床的故障診斷方法 |
|
(三)機床精度檢查 |
能進行機床水平的檢查 |
1. 水平儀的使用方法 2. 機床墊鐵的調整方法 |
3.2 高級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一、加工準備 |
(一)讀圖與繪圖 |
1. 能讀懂裝配圖并拆畫零件圖 2. 能夠測繪零件 3. 能夠讀懂數控銑床主軸系統、進給系統的機構裝配圖 |
1. 根據裝配圖拆畫零件圖的方法 2. 零件的測繪方法 3. 數控銑床主軸與進給系統基本構造知識。 |
(二)制定加工工藝 |
能編制二維、簡單三維曲面零件的銑削加工工藝文件 |
復雜零件數控加工工藝的制定 |
|
(三)零件定位與裝夾 |
1. 能選擇和使用組合夾具和專用夾具 2. 能選擇和使用專用夾具裝夾異型零件 3. 能分析并計算夾具的定位誤差 4. 能夠設計與自制裝夾輔具(如軸套、定位件等) |
1. 數控銑床組合夾具和專用夾具的使用、調整方法 2. 專用夾具的使用方法 3. 夾具定位誤差的分析與計算方法 4. 裝夾輔具的設計與制造方法 |
|
(四)刀具準備 |
1. 能夠選用專用工具(刀具和其他) 2. 能夠根據難加工材料的特點,選擇刀具的材料、結構和幾何參數 |
1. 專用刀具的種類、用途、特點和刃磨方法 2. 切削難加工材料時的刀具材料和幾何參數的確定方法 |
|
二、數控編程 |
(一)手工編程 |
1. 能夠編制較復雜的二維輪廓銑削程序 2. 能夠根據加工要求編制二次曲面的銑削程序 3. 能夠運用固定循環、子程序進行零件的加工程序編制 4. 能夠進行變量編程 |
1. 較復雜二維節點的計算方法 2. 二次曲面幾何體外輪廓節點計算 3. 固定循環和子程序的編程方法 4. 變量編程的規則和方法 |
(二)計算機輔助編程 |
1. 能夠利用CAD/CAM軟件進行中等復雜程度的實體造型(含曲面造型) 2. 能夠生成平面輪廓、平面區域、三維曲面、曲面輪廓、曲面區域、曲線的刀具軌跡 3. 能進行刀具參數的設定 4. 能進行加工參數的設置 5. 能確定刀具的切入切出位置與軌跡 6. 能夠編輯刀具軌跡 7. 能夠根據不同的數控系統生成G代碼 |
1.實體造型的方法 2.曲面造型的方法 3.刀具參數的設置方法 4.刀具軌跡生成的方法 5.各種材料切削用量的數據 6.有關刀具切入切出的方法對加工質量影響的知識 7.軌跡編輯的方法 8.后置處理程序的設置和使用方法 |
|
(三)數控加工仿真 |
能利用數控加工仿真軟件實施加工過程仿真、加工代碼檢查與干涉檢查 |
數控加工仿真軟件的使用方法 |
|
三、數控銑床操作 |
(一)程序調試與運行 |
能夠在機床中斷加工后正確恢復加工 |
程序的中斷與恢復加工的方法 |
(二)參數設置 |
能夠依據零件特點設置相關參數進行加工 |
數控系統參數設置方法 |
|
四、零件加工 |
(一)平面銑削 |
能夠編制數控加工程序銑削平面、垂直面、斜面、階梯面等,并達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級達IT7 (2)形位公差等級達IT8級 (3)表面粗糙度達Ra3.2μm |
1.平面銑削精度控制方法 2.刀具端刃幾何形狀的選擇方法 |
(二)輪廓加工 |
能夠編制數控加工程序銑削較復雜的(如凸輪等)平面輪廓,并達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級達IT8 (2)形位公差等級達IT8級 (3)表面粗糙度達Ra3.2μm |
1.平面輪廓銑削的精度控制方法 2.刀具側刃幾何形狀的選擇方法 |
|
(三)曲面加工 |
能夠編制數控加工程序銑削二次曲面,并達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級達IT8 (2)形位公差等級達IT8級 (3)表面粗糙度達Ra3.2μm |
1.二次曲面的計算方法 2.刀具影響曲面加工精度的因素以及控制方法 |
|
(四)孔系加工 |
能夠編制數控加工程序對孔系進行切削加工,并達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級達IT7 (2)形位公差等級達IT8級 (3)表面粗糙度達Ra3.2μm |
麻花鉆、擴孔鉆、絲錐、鏜刀及鉸刀的加工方法 |
|
(五)深槽加工 |
能夠編制數控加工程序進行深槽、三維槽的加工,并達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級達IT8 (2)形位公差等級達IT8級 (3)表面粗糙度達Ra3.2μm |
深槽、三維槽的加工方法 |
|
(六)配合件加工 |
能夠編制數控加工程序進行配合件加工,尺寸配合公差等級達IT8 |
1. 配合件的加工方法 2. 尺寸鏈換算的方法 |
|
(七)精度檢驗 |
1. 能夠利用數控系統的功能使用百(千)分表測量零件的精度 2. 能對復雜、異形零件進行精度檢驗 3. 能夠根據測量結果分析產生誤差的原因 4. 能夠通過修正刀具補償值和修正程序來減少加工誤差 |
1. 復雜、異形零件的精度檢驗方法 2. 產生加工誤差的主要原因及其消除方法 |
|
五、維護與故障診斷 |
(一)日常維護 |
能完成數控銑床的定期維護 |
數控銑床定期維護手冊 |
(二)故障診斷 |
能排除數控銑床的常見機械故障 |
機床的常見機械故障診斷方法 |
|
(三)機床精度檢驗 |
能協助檢驗機床的各種出廠精度 |
機床精度的基本知識 |
3.3 技師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一、加工準備 |
(一)讀圖與繪圖 |
1. 能繪制工裝裝配圖 2. 能讀懂常用數控銑床的機械原理圖及裝配圖 |
1. 工裝裝配圖的畫法 2. 常用數控銑床的機械原理圖及裝配圖的畫法 |
(二)制定加工工藝 |
1. 能編制高難度、精密、薄壁零件的數控加工工藝規程 2. 能對零件的多工種數控加工工藝進行合理性分析,并提出改進建議 3. 能夠確定高速加工的工藝文件 |
1. 精密零件的工藝分析方法 2. 數控加工多工種工藝方案合理性的分析方法及改進措施 3. 高速加工的原理 |
|
(三)零件定位與裝夾 |
1. 能設計與制作高精度箱體類,葉片、螺旋槳等復雜零件的專用夾具 2. 能對現有的數控銑床夾具進行誤差分析并提出改進建議 |
1. 專用夾具的設計與制造方法 2. 數控銑床夾具的誤差分析及消減方法 |
|
(四)刀具準備 |
1. 能夠依據切削條件和刀具條件估算刀具的使用壽命,并設置相關參數 2. 能根據難加工材料合理選擇刀具材料和切削參數 3. 能推廣使用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型刀具 4. 能進行刀具刀柄的優化使用,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5. 能選擇和使用適合高速切削的工具系統 |
1. 切削刀具的選用原則 2. 延長刀具壽命的方法 3. 刀具新材料、新技術知識 4. 刀具使用壽命的參數設定方法 5. 難切削材料的加工方法 6. 高速加工的工具系統知識 |
|
二、數控編程 |
(一)手工編程 |
能夠根據零件與加工要求編制具有指導性的變量編程程序 |
變量編程的概念及其編制方法 |
(二)計算機輔助編程 |
1. 能夠利用計算機高級語言編制特殊曲線輪廓的銑削程序 2. 能夠利用計算機CAD/CAM軟件對復雜零件進行實體或曲線曲面造型 3. 能夠編制復雜零件的三軸聯動銑削程序 |
1. 計算機高級語言知識 2. CAD/CAM軟件的使用方法 3. 三軸聯動的加工方法 |
|
(三)數控加工仿真 |
能夠利用數控加工仿真軟件分析和優化數控加工工藝 |
數控加工工藝的優化方法 |
|
三、數控銑床操作 |
(一)程序調試與運行 |
能夠操作立式、臥式以及高速銑床 |
立式、臥式以及高速銑床的操作方法 |
(二)參數設置 |
能夠針對機床現狀調整數控系統相關參數 |
數控系統參數的調整方法 |
|
四、零件加工 |
(一)特殊材料加工 |
能夠進行特殊材料零件的銑削加工,并達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級達IT8 (2)形位公差等級達IT8級 (3)表面粗糙度達Ra3.2μm |
特殊材料的材料學知識 特殊材料零件的銑削加工方法 |
(二)薄壁加工 |
能夠進行帶有薄壁的零件加工,并達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級達IT8 (2)形位公差等級達IT8級 (3)表面粗糙度達Ra3.2μm |
薄壁零件的銑削方法 |
|
(三)曲面加工 |
1. 能進行三軸聯動曲面的加工,并達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級達IT8 (2)形位公差等級達IT8級 (3)表面粗糙度達Ra3.2μm 2. 能夠使用四軸以上銑床與加工中心進行對葉片、螺旋槳等復雜零件進行多軸銑削加工,并達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級達IT8 (2)形位公差等級達IT8級 (3)表面粗糙度達Ra3.2μm |
三軸聯動曲面的加工方法 四軸以上銑床/加工中心的使用方法 |
|
(四)易變形件加工 |
能進行易變形零件的加工,并達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級達IT8 (2)形位公差等級達IT8級 (3)表面粗糙度達Ra3.2μm |
易變形零件的加工方法 |
|
(五)精度檢驗 |
能夠進行大型、精密零件的精度檢驗 |
精密量具的使用方法 精密零件的精度檢驗方法 |
|
五、維護與故障診斷 |
(一)機床日常維護 |
能借助字典閱讀數控設備的主要外文信息 |
數控銑床專業外文知識 |
(二)機床故障診斷 |
能夠分析和排除液壓和機械故障 |
數控銑床常見故障診斷及排除方法 |
|
(三)機床精度檢驗 |
能夠進行機床定位精度、重復定位精度的檢驗 |
機床定位精度檢驗、重復定位精度檢驗的內容及方法 |
|
六、培訓與管理 |
(一)操作指導 |
能指導本職業中級、高級進行實際操作 |
操作指導書的編制方法 |
(二)理論培訓 |
能對本職業中級、高級進行理論培訓 |
培訓教材的編寫方法 |
|
(三)質量管理 |
能在本職工作中認真貫徹各項質量標準 |
相關質量標準 |
|
(四)生產管理 |
能協助部門領導進行生產計劃、調度及人員的管理 |
生產管理基本知識 |
|
(五)技術改造與創新 |
能夠進行加工工藝、夾具、刀具的改進 |
數控加工工藝綜合知識 |
3.4 高級技師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一、工藝分析與設計 |
(一)讀圖與繪圖 |
1. 能繪制復雜工裝裝配圖 2. 能讀懂常用數控銑床的電氣、液壓原理圖 3. 能夠組織中級、高級、技師進行工裝協同設計 |
1. 復雜工裝設計方法 2. 常用數控銑床電氣、液壓原理圖的畫法 3. 協同設計知識 |
(二)制定加工工藝 |
1. 能對高難度、高精密零件的數控加工工藝方案進行合理性分析,提出改進意見并參與實施 2. 能夠確定高速加工的工藝方案。 3. 能夠確定細微加工的工藝方案 |
1. 復雜、精密零件機械加工工藝的系統知識 2. 高速加工機床的知識 3. 高速加工的工藝知識 4. 細微加工的工藝知識 |
|
(三)工藝裝備 |
1. 能獨立設計復雜夾具 2. 能在四軸和五軸數控加工中對由夾具精度引起的零件加工誤差進行分析,提出改進方案,并組織實施 |
1. 復雜夾具的設計及使用知識 2. 復雜夾具的誤差分析及消減方法 3. 多軸數控加工的方法 |
|
(四)刀具準備 |
1. 能根據零件要求設計專用刀具,并提出制造方法 2. 能系統地講授各種切削刀具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
1. 專用刀具的設計與制造知識 2. 切削刀具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
|
二、零件加工 |
(一)異形零件加工 |
能解決高難度、異形零件加工的技術問題,并制定工藝措施 |
高難度零件的加工方法 |
(二)精度檢驗 |
能夠設計專用檢具,檢驗高難度、異形零件 |
檢具設計知識 |
|
三、機床維護與精度檢驗 |
(一)數控銑床維護 |
1. 能借助字典看懂數控設備的主要外文技術資料 2. 能夠針對機床運行現狀合理調整數控系統相關參數 |
數控銑床專業外文知識 |
(二)機床精度檢驗 |
能夠進行機床定位精度、重復定位精度的檢驗 |
機床定位精度、重復定位精度的檢驗和補償方法 |
|
(三)數控設備網絡化 |
能夠借助網絡設備和軟件系統實現數控設備的網絡化管理 |
數控設備網絡接口及相關技術 |
|
四、培訓與管理 |
(一)操作指導 |
能指導本職業中級、高級和技師進行實際操作 |
操作理論教學指導書的編寫方法 |
(二)理論培訓 |
1. 能對本職業中級、高級和技師進行理論培訓 2. 能系統地講授各種切削刀具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
1. 教學計劃與大綱的編制方法 2. 切削刀具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
|
(三)質量管理 |
能應用全面質量管理知識,實現操作過程的質量分析與控制 |
質量分析與控制方法 |
|
(四)技術改造與創新 |
能夠組織實施技術改造和創新,并撰寫相應的論文。 |
科技論文的撰寫方法 |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