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誤差是指一批工件采用調整法加工時因定位不正確而引起的尺寸或位置的最大變動量。定位誤差由基準不重合誤差和定位副制造不準確誤差造成。
a) 零件圖
b) 加工f面
c) 加工g面方案Ⅰ
d) 加工g面方案Ⅱ
基準不重合誤差分析示例
1.基準不重合誤差
在零件圖上用來確定某一表面尺寸、位置所依據的基準稱為設計基準。在工序圖上用來確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位置所依據的基準稱為工序基準。一般情況下,工序基準應與設計基準重合。在機床上對工件進行加工時,須選擇工件上若干幾何要素作為加工時的定位基準(或測量基準),如果所選用的定位基準(或測量基準)與設計基準不重合,就會產生基準不重合誤差。基準不重合誤差等于定位基準相對于設計基準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變動量。
設e面已加工好,今在銑床上用調整法加工f面和g面。在加工f面時若選e面為定位基準,則f面的設計基準和定位基準都是e面,基準重合,沒有基準不重合誤差,尺寸A的制造公差為TA。加工g面時,定位基準有兩種不同的選擇方案,一種方案(方案Ⅰ)加工時選用f面作為定位基準,定位基準與設計基準重合,沒有基準不重合誤差,尺寸B的制造公差為TB;但這種定位方式的夾具結構復雜,夾緊力的作用方向與銑削力方向相反,不夠合理,操作也不方便。另一種方案(方案Ⅱ)是選用e面作為定位基準來加工g面,此時,工序尺寸C是直接得到的,尺寸B是間接得到的,由于定位基準e與設計基準f不重合而給g面加工帶來的基準不重合誤差等于設計基準f面相對于定位基準e面在尺寸B方向上的最大變動量TA。
定位基準與設計基準不重合時所產生的基準不重合誤差,只有在采用調整法加工時才會產生,在試切法加工中不會產生。
a) 孔和定位心軸不存在間隙時
b) 孔和定位心軸存在間隙時
由定位副制造不準確引起的誤差
2.定位副制造不準確誤差
工件在夾具中的正確位置是由夾具上的定位元件來確定的。夾具上的定位元件不可能按基本尺寸制造得絕對準確,它們得實際尺寸(或位置)都允許在分別規定得公差范圍內變動。同時,工件上的定位基準面也會有制造誤差。工件定位面與夾具定位元件共同構成定位副,由于定位副制造得不準確和定位副間的配合間隙引起的工件最大位置變動量,稱為定位副制造不準確誤差。
工件的孔裝夾在水平放置的心軸上銑削平面,要求保證尺寸h,由于定位基準與設計基準重合,故無基準不重合誤差;但由于工件的定位基面(內孔D)和夾具定位元件(心軸d1)皆有制造誤差,如果心軸制造得剛好為d1min,而工件得內孔剛好為Dmax,當工件在水平放置得心軸上定位時,工件內孔與心軸在P點接觸,工件實際內孔中心得最大下移量△ab=(Dmax-d1min)/2,△ab就是定位副制造不準確而引起的誤差。
基準不重合誤差的方向和定位副制造不準確誤差的方向可能不相同,定位誤差取為基準不重合誤差和定位副制造不準確誤差的矢量和。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