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材料的前期制備方法大多會用到破碎設備、磨粉機等,首先使用破碎設備把大塊的物料進行精加工,隨后使用磨粉機生產出合適的物料,隨后由高溫燒結制作出陶瓷材料。陶瓷(ceramics)是一種通過高溫煅燒而制成的無機非金屬材料,有著耐高溫、耐腐蝕、耐磨損及抗熱沖擊的優點。近年來,隨著陶瓷增韌強化技術的進步以及依靠機械加工方法的開發,使陶瓷的應用范圍迅速擴大。
陶瓷的加工方法:
一.力學法:
1.磨料加工:(1)團結磨料加工:磨削、研磨、超精加工、砂布砂紙加工。(2)懸浮磨料加工:研磨、超聲波加工、拋光、滾筒拋光、磁懸浮研磨。(3)自由磨料加工:粘彈流動加工、噴射加工。
2.刀具加工:切削加工,切割。
二.化學法:蝕刻、化學拋光。
三.光化學法:光刻。
四.電化學法:電解拋光。
五.電學法:電火花加工、電子束加工、離子束加工、等離子加工。
六.光學法:激光加工。
這些加工方法中,機械加工方法的效率高,因而在工業上獲得廣泛應用,特別是金剛石砂輪磨削、磨粉機研磨和拋光較為普遍。進行表面精加工時,可采用圖4-11中1~5,7~10和15所示的方法,其他加工方法大多適用于打孔、切割或微加工等。切割時大多用金剛石砂輪進行磨削切割,打孔時按照不同孔徑分別進行超聲波加工、研磨或磨削方式加工。
陶瓷加工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陶瓷加工雖然有許多方法,但加工成本高,加工效率低,加工精度差。其主要原因之一是陶瓷的硬度非常高。對于陶瓷,未燒體或焙燒體主要用切削加工進行粗加工,燒結后用磨削進行精加工。根據情況不同,也可以不經加工,直接磨削加工燒結體使之達到設計精度。就加工過程而言,陶瓷與金屬零件幾乎是相似的,但陶瓷的加工余量則大得多。未燒體或焙燒體陶瓷粗加工時,易于出現強度不足或表面加工缺陷問題,或由于裝卡不充分等原因,而不能獲得所要求的最終加工形狀。由于燒結時不能保持收縮均勻,在粗加工時就要使尺寸不要太靠近最終尺寸,所以留有的精加工的余量就大。對于金屬加工,精加工余量如考慮熱變形和熱處理產生的黑皮,則應盡可能留百分之幾毫米。對陶瓷加工來說,精加工余量則需有幾毫米甚至十幾毫米。加工余量大,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升高。
陶瓷加工的另一個問題是加工刀具費用大。陶瓷的切削加工需使用高價的燒結金剛石、CBN刀具,精加工也是以金剛石砂輪為主,因此刀具費用要高出金屬切削所用刀具數十倍至百倍。此外,陶瓷的強度對于加工條件是敏感的,難于實現高效率加工。
有什么疑問可以給我們致電,我們的專家會幫你解決相關專業問題。——上海磨粉設備專業生產廠家。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