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的數控加工工藝分析是編制數控程序中最重要而又極其復雜的環節,也是數控加工工藝方案設計的核心工作,必須在數控加工方案制定前完成。一個合格的編程人員對數控機床及其控制系統的功能及特點,以及影響數控加工的每個環節都要有一個清晰、全面的了解,這樣才能避免由于工藝方案考慮不周而可能出現的產品質量問題,造成無謂的人力、物力等資源的浪費。
全面合理的數控加工工藝分析是提高數控編程質量的重要保障。
在數控加工中,從零件的設計圖紙到零件成品合格交付,不僅要考慮到數控程序的編制,還要考慮到諸如零件加工工藝路線的安排、加工機床的選擇、切削刀具的選擇、零件加工中的定位裝夾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在開始編程前,必須要對零件設計圖紙和技術要求進行詳細的數控加工工藝分析,以最終確定哪些是零件的技術關鍵,哪些是數控加工的難點,以及數控程序編制的難易程度。
零件工藝性分析也是數控規劃的第一步,在此基礎上,方可確定零件數控加工所需的數控機床、加工刀具、工藝裝備、切削用量、數控加工工藝路線,從而獲得最佳的加工工藝方案,最終滿足零件工程圖紙和有關技術文件的要求。
數控加工工藝流程圖
1.數控加工工藝路線制定所需的原始資料
(1)零件設計圖紙、技術資料,以及產品的裝配圖紙。
(2)零件的生產批量。
(3)零件數控加工所需的相關技術標準如企業標準和工藝文件。
(4)產品驗收的質量標準。
(5)現有的生產條件和資料。工藝裝備及專用設備的制造能力、加工設備和工藝裝備的規格及性能、工人的技術水平。
2.毛坯狀態分析
大多數零件設計圖紙只定義了零件加工時的形狀和大小,而沒有指定原始毛坯材料的數據,包括毛料的類型、規格、形狀、熱處理狀態以及硬度等。編程時,對毛料的深入了解是一個重要的開始,利用這些原始信息,有利于數控程序規劃。
(1)產品的裝配圖和零件圖分析
對于裝配圖的分析和研究,主要是熟悉產品的性能、用途和工作條件,明確零件在產品中的相互裝配位置及作用,了解零件圖上各項技術條件制定的依據,找出其主要技術關鍵問題,為制定正確的加工方案奠定基礎。當然普通零件進行工藝分析時,可以不進行裝配圖的分析研究。
(2)零件圖的工藝性分析
對零件圖的分析和研究主要是對零件進行工藝審查,如檢查設計圖紙的視圖、尺寸標注、技術要求是否有錯誤、遺漏之處,尤其對結構工藝性較差的零件,如果可能應和設計人員進行溝通或提出修改意見,由設計人員決定是否進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① 零件圖的完整性和正確性分析
零件的視圖應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位置準確,表達清楚;幾何元素(點、線、面)之間的關系(如相切、相交、平行)應準確;尺寸標注應完整、清晰。
② 零件技術要求分析
零件的技術要求主要包括尺寸精度、形狀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及熱表處理要求等,這些技術要求應當是能夠保證零件使用性能前提下的極限值。進行零件技術要求分析,主要是分析這些技術要求的合理性以及實現的可能性,重點分析重要表面和部位的加工精度和技術要求,為制定合理的加工方案做好準備。同時通過分析以確定技術要求是否過于嚴格,因為過高的精度和過小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會使工藝過程變得復雜,加工難度加大,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③ 尺寸標注方法分析
零件圖的尺寸標注方法有局部分散標注法、集中標注法和坐標標注法等。對在數控機床上加工的零件,零件圖上的尺寸在能夠保證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應盡量采取集中標注或以同一基準標注(即標注坐標尺寸)的方式,這樣既方便了數控程序編制,又有利于設計基準、工藝基準與編程原點的統一。
④ 零件材料分析
在滿足零件功能的前提下,應選用廉價的材料,選擇材料時應立足于國內,不要輕易選擇貴重和緊缺的材料。
⑤ 零件的結構工藝性分析
零件的結構工藝性是指所設計的零件,在能夠滿足使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經濟性。好的結構工藝性會使零件加工容易,節省成本,節省材料;而較差的結構工藝性會使加工困難,加大成本,浪費材料,甚至無法加工。通過對零件的結構特點、精度要求和復雜程度進行分析的過程,可以確定零件所需的加工方法和數控機床的類型和規格。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