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4D-SY型(6.3—80MPa)電動試壓泵是原機械工業部通用機械研究所試壓泵聯合設計組設計的新系列產品,它具備了舊式產品的“三化”程度高、使用壽命長、性能穩定、移動靈活、重量輕等特點,并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傳動裝置和十字轉換,使本系列產品的達到要求,各種性能更加穩定可靠,使用更加安全方便,同時達到了節能省電的效果。在產品結構方面選用了封閉式水箱,降低了度,使外形更加緊湊美觀。
二、用 途
4D-SY型(6.3—80MPa)電動試壓泵主要適用于各類壓力容器、氧氣瓶、管道、閥門、蒸氣鍋爐等作水壓試驗,預應力加工新工藝和試驗室中獲得液體高壓源的設備。該產品系按5?—60℃的清水,乳化液和粘度不大于45mm2/s的油品為工作介質而特意設計的,在試壓的初始階段能迅速充液和升壓,以縮短試驗時間,具有較大的流量,當壓力超過1.6Mpa(此壓力可以調低)后,為使試壓過程更加平穩的進行,則流量自動減小。所以該產品在高、低壓時具有兩種流量,并能自動變換。凡在額定排出壓力以下,可進行任意數值的壓力試驗,該產品的工作環境溫度:5?—60℃。
三、技術參數
本系列試壓泵共有七種規格,基本參數如下:
低壓缸柱塞直徑:45mm 低壓缸工作壓力:≤1.6MPa
缸數:4 柱塞行程40mm
選用試壓泵時,應根據所需的試驗壓力來選擇泵的額定排出壓力。亦應兼顧到流量要求。
詳見參數表:
型號規格 | 額定排出壓力MPa | 流量L/h | 高壓柱塞直徑mm | 往復 次數 | 電機 功率KW | 外形尺寸 長?寬?高mm | 重量kg |
高壓時 | |||||||
4D-SY/6.3 | 6.3 | 160 | 32 | 51 | 1.1 | 815?480?1055 | 215 |
4D-SY/10 | 10 | 100 | 25 | ||||
4D-SY/16 | 16 | 63 | 20 | ||||
4D-SY/25 | 25 | 40 | 16 | ||||
4D-SY/40 | 40 | 30 | 14 | 1.5 | 840?480?1055 | ||
4D-SY/63 | 63 | 22 | 12 | ||||
4D-SY/80 | 80 | 16 | 10 |
使用方法
1、開箱后的安裝
(1)安裝滾輪。將四只滾輪套裝在輪軸上(墊圈20在滾輪兩側),穿好開口銷。
(2)安裝安全閥。將安全閥裝在集水器的安全閥接頭M14?1.5—5H孔內(注意加銅墊圈12)
(3)安裝壓力表。壓力表擰入壓力表接頭螺母,使表面朝向便于觀察的方向。
2、使用方法
(1)使用前的準備工作:
①減速箱內加足潤滑油,使油面達到油標上限值或稍低位置。潤滑油為黑色齒輪油(SYB1103-62S)。
②兩側傳動箱經加油標牌注入30號機械油(GB443-89),油面應略高于十字頭下部導軌面,長期連續使用應注意補充。
③檢查各緊固螺栓有無松動現象。
④水箱內加滿潔凈的工作介質,并應注意過濾網不得露出水面。
⑤被試容器應預先充滿工作介質。
⑥將被試容器管路與集水器的工作接頭連接好。
(2)使用中應注意事項:
①減速箱中油溫高不應超過80℃。
②工作中如發現泵或其他部分有明顯滲漏現象,應及時排除。
③安全閥不能當液控閥使用。
④在對低壓容器(Pa≤ 1.6MPa)進行試壓時,可將液控閥的動作壓力適當調低,即擰松液控安全閥處的鎖緊螺母,再適當擰松調壓螺塞,調整液控閥時,宜取下高壓缸進水管,堵住泵出口或接上容器,反復開啟放水閥,即可準確調至所需壓力,確定后鎖緊螺母。
⑤泵工作時,液控閥回水管在1.6Mpa以下時隨壓力升高回水增大,超過1.6MPa時回水量減少。若壓力升高后,回水量繼續增加,應停機調整檢修液控閥,使其工作正常。(也可能是出水閥與止回閥泄漏引起)
⑥如被試容器的容積很小,升壓太快時,可將多個被試容器聯接在一起試壓,或微開放水閥,降低升壓速度,或將液控閥的動作壓力調低僅由兩只高壓缸工作。
⑦在升壓過程中,若壓力表指針擺動太大,說明用戶的被試容器容積太小,此時最好在系統中接上一個有容量的壓力容器(應符合相關標準)或其它相應的蓄能裝置。
⑧若被試容器容積較大,可先連續運轉升壓,待接近試驗壓力時再點動升壓。操作過程中應密切注意系統壓力,避免意外超壓。
⑨若不慎意外超壓,可打開放水閥,卸除部分壓力后重新升壓。
(3)使用操作步驟:先開啟放水閥;再啟動電機,在常壓下運轉5分鐘,檢查泵的運轉是否正常。若無異常響聲及阻滯現象,吸、排情況正常且泵排出的工作介質無明顯波動,即可關閉放水閥,啟動本泵試壓;試壓完畢后,打開放水閥卸壓,將工作介質放回水箱內。
(4)試壓泵的聯接尺寸,在泵的集水器中心線上,離地高度770毫米處,裝有工作接頭,有關尺寸如圖2,請用戶按此尺寸安裝聯接管路。
一般故障排除方法:
故障現象 | 原因 | 排除方法 |
泵的壓力上升太慢或不上升 | 1、放水閥未關嚴。 2、過濾網堵塞或接頭滲漏。 3、柱塞密封圈松動或損壞。 4、進、出水閥擱死。 5、進、出水閥不密封。 6、吸水管漏氣。 | 1、關緊或重新配研。 2、清洗或去除污物擰緊接頭。 3、調整壓緊螺套或更換密封圈。 4、拆下檢查、清洗或重新研磨。 5、重新研磨或更換。 6、旋緊吸水管。 |
泵的壓力上升不均勻 | 1、有一缸進、出水閥擱死。 2、有一缸進、出水閥密封不良。 3、有一缸密封圈松動或損壞。 | 1、根據柱塞運動方向,表針擺動情況及響聲判定故障缸,拆下清理或配研。 2、同上法判定故障缸。將閥拆下重新研磨或更換。 3、同上法及觀察缸座泄水孔漏水情況判定故障缸,調整壓緊螺套或更換密封圈。 |
泵的保壓時間太短或達不到額定排出壓力 | 1、集水器上放水閥滲漏。 2、安全閥滲漏。 3、集水器內止回閥或各水缸的出水閥滲漏。 4、接頭處滲漏。 | 1、關緊放水閥或重新配研。 2、調整彈簧松緊或清洗密封面或重新研磨閥線。 3、重新研磨或更換閥與閥座。 4、擰緊接頭或更換密封墊圈。 |
減速箱溫度太高 | 1、潤滑油粘度低或太臟。 2、軸承裝配太緊。 3、蝸輪副嚙合間隙太小。 4、安全閥動作不靈或泵負荷太重。 5、電動機同心度不好。 | 1、調整潤滑油數量或更換潤滑油。 2、調整軸向間隙。 3、檢查接觸面斑痕,重新裝配和調整蝸輪位置。 4、禁止超載運行或檢修安全閥。 5、重新安裝,調整電機軸線位置。 |
電動機負荷超載 | 1、泵超負荷運行。 2、各處潤滑不良。 3、電源電壓太低 4、柱塞密封圈太緊。 | 1、避免超負荷運行。 2、補充或更換潤滑油。 3、提高電源電壓。 4、適當放松壓緊螺套。 |
維護和保養
1、泵外表、減速箱和傳動箱內的潤滑油及水箱中的試壓介質須保護清潔,不允許有污物和其他雜物。
2、新機用的潤滑油工作56小時后應當更換。以后每工作500小時更換一次。
3、長期停用的泵,其內部應進行防銹處理。先把試壓介質排凈,并用潔凈柴油過油后存放。外露零件外表應涂防銹油。
4、經常檢查泵的蝸輪蝸桿的軸向間隙:蝸桿為0.04-0.07mm,蝸輪為0.05-0.10mm。如不符合此值,需調整通蓋、悶蓋紙墊或側蓋紙墊。
5、在環境溫度0℃以下使用,工作介質為水時應添加防凍劑。
業務咨詢:932174181 媒體合作:2279387437 24小時服務熱線:15136468001 盤古機械網 - 全面、科學的機械行業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備12019803號